V 型高效过滤器由外框、滤材、分隔板等关键部件构成。外框通常采用金属材质,如铝合金或镀锌钢板,具有良好的强度与耐腐蚀性,能够稳固支撑滤材并适应食品加工车间的潮湿、酸碱等复杂环境。滤材是核心部分,多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材料,这些材料经过特殊处理,纤维排列紧密且均匀,具备极大的比表面积。滤材以 V 型折叠方式安装在外框内,相较于传统平板式过滤结构,V 型设计大幅增加了过滤面积,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过滤效率。分隔板一般采用纸隔板或铝箔隔板,将滤材分隔成多个独立的过滤单元,保证气流均匀通过,避免局部过滤负荷过高。
当含尘空气进入 V 型高效过滤器时,首先会经过滤材的初步拦截。由于滤材纤维间的孔隙极小,粒径较大的颗粒会因碰撞、拦截等物理作用被直接阻挡在滤材表面。对于粒径较小的颗粒,会因布朗运动产生无规则的扩散运动,在运动过程中与滤材纤维接触而被捕获;同时,部分颗粒在随气流运动时,会因惯性作用偏离气流方向,与滤材纤维发生碰撞并附着其上。此外,滤材表面还可能因静电效应产生微弱的静电场,对带电颗粒产生吸附作用,进一步提升过滤效率。通过多种过滤机制协同作用,V 型高效过滤器能够对 0.3 微米以上的颗粒实现高效过滤 。
过滤器等级
|
适用颗粒粒径(微米)
|
过滤效率(%)
|
H10
|
≥0.5
|
≥85
|
H11
|
≥0.5
|
≥95
|
H12
|
≥0.3
|
≥99.5
|
H13
|
≥0.3
|
≥99.95
|
H14
|
≥0.3
|
≥99.995
|
过滤器等级
|
初阻力(Pa)
|
终阻力(Pa)
|
H10
|
150 - 200
|
300 - 400
|
H11
|
180 - 230
|
360 - 460
|
H12
|
200 - 250
|
400 - 500
|
H13
|
230 - 280
|
460 - 560
|
H14
|
250 - 350
|
500 - 700
|
容尘量指过滤器在达到终阻力前能够容纳的粉尘重量,单位为克每平方米(g/m²)。V 型高效过滤器凭借其较大的过滤面积和独特结构,具有较高的容尘量,一般在 400 - 800 g/m² 之间 。不同等级过滤器的容尘量参考值如下:
过滤器等级
|
容尘量(g/m²)
|
H10
|
500 - 600
|
H11
|
550 - 650
|
H12
|
600 - 700
|
H13
|
650 - 750
|
H14
|
700 - 800
|
尺寸规格(mm)
|
额定风量(m³/h)
|
592×592×292
|
2000 - 3000
|
484×484×220
|
1000 - 2000
|
610×610×292
|
2500 - 3500
|